- 向晓航;王玮璐;唐帆;徐佳;
目的:通过展示十一年来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与研究趋势,为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研究及相关教学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基础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软件Citespace,对2011—2021年发表的244篇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文章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分析文章发表期间、研究者及机构、关键词图谱分析和关键词时区图,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结果:(1)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育经历过起步(2011—2014)、爆发(2015—2017)、稳定(2018—2021)三个阶段。(2)该领域的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合作力度不强,没有形成合作网络。(3)“艺术设计”“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信息化”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优、劣势,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6期 v.22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进;
基于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在剖析核心素养的脉络依存和职教特色的前提下提出高职学院大学英语内容重构的依据、原则和实施路径,旨在推动高职专科英语教学不断进步。
2022年06期 v.22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小博;
近年来我国高校隐性课程教育开始着重研究“课程思政”,因此在显性课程中融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高校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四史”教育等展开,因此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显性课程中,发挥出各自的隐性育人功能,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但现阶段隐性思政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四史”教育等方面入手,将其显性特质转化为隐性属性,为高校显性课程与隐性思政的融合教育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2022年06期 v.22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婷婷;刘雅举;刘宇;齐立萍;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单元,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既要找准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课程教育。因此,在探索“软件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采用了思政教育与课堂知识相融合的方式,另一方面结合课程性质探索了项目驱动方法的应用。最后,为建设“软件工程概论”一流课程的目标提出了建议方向。
2022年06期 v.22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源;
“十三五”期间,国家颁布了数十项包含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结合对系列政策文件的梳理,分析了课程建设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价值和相关建设要求,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校企合作开发和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优质课程建设思路。
2022年06期 v.22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益慧;叶蔼瑜;龙志军;
高职院校学年学分制课程供给困境包括:公共基础课没有开展分类分层教学,选修课覆盖面不广且数量不多,以及选修课延伸性不足。本文提出了课程供给纾解的路径:(1)按照“平台+技能+方向”原则设置专业群的课程体系;(2)进一步扩充高质量选修课程数量;(3)加强课程结构模块化和学分银行建设。
2022年06期 v.22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建兰;
法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全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高职法律专业课程思政开展现状,针对课程思政的不足,从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融入思政、法律专业课程教材融入思政、法律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以及建设法律专业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四个方面入手,提出构建高职法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有效策略,期望对推进法律专业教学改革,实现德法兼备的育人目标有所帮助。
2022年06期 v.22 98-10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伏恬舒;
当今,旅游类本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及滞后原因主要表现在:传统意识根深蒂固,课程体系建构难以科学合理;实训教师职责不明,专、兼职实训师资配置难以优化;实习实训流于形式,因材施教质量难以保证;实习实训投入不够,设施设备、教材难以更新等。伴随着“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也应与旅游行业生产技术革新同步进行。要认真贯彻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打造“互联网+”产教融合实习实训教学基地一体化平台,优化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体系,推动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变革,完善实习实训课程体系,丰富实习实训教学结构,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06期 v.22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辉;
职业院校教材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载体,是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和教学模式的重要支撑,更是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提出产教融合视野下的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的实施路径。职业院校不断深入开展教材改革工作,在深化产教融合工作的基础上,教材建设多元化团队以职业活动为依据,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内容当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形态,并建立完善教材建设的配套保障和激励制度,切实提升教材建设质量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推进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
2022年06期 v.22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