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准;易磊;
将源自工程教育领域的CDIO理念引入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以国际市场调研实训课程为实践对象,对CDIO理念下“导师+团队+项目”教学模式的整体构思、导师的角色、学生团队的组建以及项目的运行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整体实施过程以及学生考核与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该教学模式以一种职业化、实战化、竞争化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较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025年04期 v.25;No.132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彦群;谢渠;张著;
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主要涉及高级编程语言的语法、数据类型、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函数、面向对象编程等方面的内容。慕课、雨课堂等新型信息技术促进了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的引入,又为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文化基因。基于以上背景,研究分析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概况和现状,阐述了教学改革的意义及研究路线,然后将思政元素融入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协同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2025年04期 v.25;No.132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曲立杰;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探索“3+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将以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为例,深入分析“3+2”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构建符合行业需求、具有鲜明特色的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3+2”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参考。
2025年04期 v.25;No.132 104-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琛;
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应用,也是基础设施和文明的标志,它为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当前,高职院校设计类课程面临着教学内容更新滞后、学生设计创意不足、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数字技术应深度融入教学内容、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以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说,应以行业转型为依据更新课程内容,以企业革新为平台创新教学场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革新教法。构建一个高质量的数字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促进社会持续进步。
2025年04期 v.25;No.132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磬;宁启蒙;彭芳;
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在“大思政”背景下,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精准融合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应对“存量经济”时代发展和行业需求,回应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通过树立“大思政”理念,搭建“工作室+”平台,实施“四位一体”策略,完善建筑类专业教学体系,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框架,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推动课程思政落地落实。
2025年04期 v.25;No.132 114-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冯睿娟;
在“双碳”目标战略实施与机电行业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机电类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成为培养适配产业需求人才的关键。文章从响应国家战略、完善课程体系及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三方面,阐述“双碳”理念融入教材的必要性,针对当前教材存在的“双碳”知识碎片化、技术更新缓慢、评价机制缺乏绿色导向等问题,提出构建“知识—技能—素养”三位一体育人目标,基于产业链重构“基础理论—设计技术—制造工艺—装备运维—新能源技术”模块化内容体系,并通过数字化开发、产教融合编写模式及低碳能力导向评价机制等创新策略,推动教材向绿色化、专业化、实践化转型。研究旨在为机电类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施路径,助力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低碳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2025年04期 v.25;No.132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