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工程技术与应用

  • 不锈钢零件离子氮化表面硬度偏低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王艳;吕再捷;李佳意;彭奥;

    离子氮化工艺被应用于不锈钢零件的热处理,针对离子氮化表面硬度偏低的问题,基于排除法对各种末端因素进行试验和分析,确认零件装炉方式不正确、氮化工艺不合适、氮化气氛不合理和氮化检验方法不合理四项要因。从改进装炉方式和合理装炉、改进不锈钢类零件离子氮化工艺、提高氮气纯度稳定性和改进检验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并对离子氮化表面进行了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将劈刀零件单独装炉,炉内加工温度更均匀;调整氮气、氢气、氩气、甲烷流量比,优化不锈钢类零件离子氮化工艺;采用罐装液氮,使离子氮化所用氮气纯度达到工艺要求纯度,这些方法能有效提高不锈钢零件离子氮化表面硬度。对现有的不锈钢零件离子氮化工艺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2025年01期 v.25;No.12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基于STFT的电能质量谐波检测

    余茂全;张雅洁;盛海军;

    针对电能质量谐波检测问题,介绍了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以及采用STFT作为时频分析工具分析电能质量扰动的方法,在STFT中选取不同窗长的窗函数对同一电能质量谐波信号进行时频分解,分析不同窗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STFT对电能质量谐波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选取适当的窗函数,时频分辨率也得到较大提高,有助于电能质量的治理。

    2025年01期 v.25;No.129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信息技术与应用

  • 引入微结构的设计模式检测规则研究

    肖卓宇;徐运标;陈果;郭杰;

    针对传统设计模式检测结果精确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微结构的设计模式检测规则研究方法。通过深入探究设计模式参与者微结构的特征描述形式,构建了基于微结构的设计模式检测约束机制,并系统归纳了基于微结构的设计模式规则定义。实践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设计模式表述的二义性问题,为提升设计模式检测精确率提供了重要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5年01期 v.25;No.129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一种零信任网络系统安全架构设计

    吴晨刚;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客户服务的不断完善,传统企业的内外网的划分边界逐渐变得模糊,需要高度重视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为此,提出一种零信任网络系统安全架构设计,包含了系统的客户端、中间链路和服务器端全链路,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企业的应用系统安全和客户员工的个人隐私安全,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可行的网络系统安全架构解决方案。

    2025年01期 v.25;No.129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经济管理

  • 湖南省财政支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

    胡晓倩;郑中天;

    为研究公共财政支出如何作用于城乡融合发展,选取湖南省作为研究案例,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多个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OLS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财政支出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关联。研究聚焦财政支出在推动城乡融合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从整体视角出发,财政支出的增加对提升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效果。这表明,通过合理的财政资源配置,可以有效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01期 v.25;No.129 22-2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共生演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清文;

    针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共生演化发展的复杂影响问题,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共生关系,明确了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动态机制。随后,基于PSIR结构模型与专家访谈法,构建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共生演化的数学模型,以量化关键影响因素并确定其权重。进而,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开展了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共生演化过程的动态模拟研究。通过仿真分析,实现了对共生演化趋势的预测与评估,揭示了不同因素在促进或制约共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最终,仿真结果为制定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01期 v.25;No.129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甘甜;

    产教融合以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多维度驱动力,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起关键作用。新质生产力锚定生产技术革新、生产要素创新及产业转型升级,强调高素质劳动者、先进劳动资料和优质劳动对象。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有以下三点:一是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提升人力资本,强化“新质”人才建设;二是以产教融合激活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三是以产教融合实现产业协同,凝聚力量以推动“新质”经济的发展。

    2025年01期 v.25;No.129 33-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文化育人

  •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与培养研究

    陈四兰;刘中美;

    根据研究,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与培养存在着心理资本培养的基本目标不明确、对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与培养的重视度不高,以及心理资本培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直接阻碍了教师潜在效能的充分发挥。为了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就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与培养的有效策略展开深入且全面的探讨,以期大幅度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而为高等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2025年01期 v.25;No.129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大思政课”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逻辑遵循与推进路径

    胡梅;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应然之举。“大思政课”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于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有利于构建育人体系、健全育人标准、提高育人实效。同时,融入过程应遵循深入学习阐释理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逻辑,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将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2025年01期 v.25;No.129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唐文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全局。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同时面临诸如话语困境、“供给者本位”造成的人文关怀缺失、自媒体负向价值功能冲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话语等新的时代难题。为此,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要强化思政教育的话语纠偏;要转变教育者“供给者本位”观念,强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要旗帜鲜明地抵制自媒体负向价值信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

    2025年01期 v.25;No.129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精神空间建构下对“人”的凝视与探索——以《奥本海默》为例

    肖蓉;

    《奥本海默》作为一部讲述“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人物传记类影片,不同于以往人物传记类影片,它不以人物行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侧重于在现实物质空间中塑造人物形象,而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希特勒入侵波兰,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为背景,使用大量的对白串联起三个碎片化时空,通过特写镜头、心理蒙太奇、符号等手法沉浸式地完成了对主要角色的精神空间建构,在向观众揭示历史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入探索与凝视“人”,思考人性的复杂性与人类命运的关系。

    2025年01期 v.25;No.129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高教论坛

  • 农村地区英语教师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陈伶俐;

    以湖南省长株潭三市146名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的问卷调研数据为支撑,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变量中的年龄、教龄、月收入与培训需求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学历、职称与培训需求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没有编制的教师存在更高的培训需求意愿;培训认知变量中的培训次数与培训需求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培训层级、培训效果等与培训需求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培训满意度变量与培训需求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区域变量显著影响培训需求意愿。为了激发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意愿,应当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机制、优化培训形式与效果、强化培训全过程服务保障、促进教育资源协同共享,从而推动农村地区小学英语师资发展。

    2025年01期 v.25;No.129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教育研究——以智能制造类专业为例

    刘剑友;钟亮梅;石颖;

    随着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扩大,对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智能制造类专业开展专创融合教育,对行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地方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专创融合教育还有存在认知偏差、教育体系不完善、师资团队建设不足和实践环节薄弱等方面问题。可以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架构,通过校内师资、校外导师建设专创融合师资队伍,用专创融合实践组织、专创竞赛活动、“产教创”融合平台共同搭建实践教育平台,以全面提升智能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能力,促进智能制造行业创新驱动发展。

    2025年01期 v.25;No.129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企业员工数字技能提升培训策略与路径

    刘宗瑶;周艳;周哲民;

    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加强对企业员工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培训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通过调研分析企业员工参与相关数字技能培训的现状和需求导向,针对企业员工数字技能培训需要进一步强化基本数字素养、提升岗位数字能力、加强数字组织能力等问题,设计“五阶递进”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员工数字技能螺旋上升;建设“九要素”立体培训资源,有效聚焦岗位数字技能要点,开展精准培训学习;构建“多元化三结合”培训师资,有效保障培训实施;搭建可量化指标体系的测评框架,为培养数字技能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指导范式和技能品质评价。

    2025年01期 v.25;No.129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在线学习平台对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塑

    祁郁;窦蓓蓓;

    为适应在线学习平台对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评价管理等产生的新影响和带来的新变化,推动传统教育管理体制重塑,文章着眼教育管理目标要求,立足于在线学习平台特点,综合师资力量和学情学况,采取有效举措,调整教育管理目标,优化教育管理流程,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构建全新教育生态,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总体效能。

    2025年01期 v.25;No.129 78-8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体验式服务研究

    黄丽芳;范明昊;罗林;

    通过对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体验式服务的意义及图书馆体验式服务的特点的探讨,分析了影响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体验式服务的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读者对体验式服务的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2025年01期 v.25;No.129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 新文科视域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索

    刘加林;肖卉;罗伟祎;刘诗海;

    新文科快速发展是适应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而数智化发展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思政面临建设匮乏、成效评价难、案例选择难、长效保障机制缺乏等困境,为此,构建“六位一体”的实践课程思政体系,重塑六大思政元素,优化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多元、多维以及多视角的全新育人模式,构建立体化保障机制,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目标。

    2025年01期 v.25;No.129 87-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深度学习的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探索

    尹莉;盛跃辉;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旨在全员、全面、全过程地开展实践活动,以巩固知识、培养语言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针对语文课堂教学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过于强调教师主导而轻视学生参与的现象,教学时可以采用深度学习法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的“真实过程”,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健全的价值观;在体验中生成和建构知识,设计富有挑战性、体验性、迁移性的游戏任务,发展个性,激活知识潜能。由此,可为培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灵活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2025年01期 v.25;No.129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职业教育精品课程“电工技术实践”的建设实践

    沙印;姚娜;

    无锡市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是对教学深化改革,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对纸质教材与网络课件等立体教材加强建设。“电工技术实践”课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共享系统平台,向系部专业群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践行项目实操、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评市级精品课程荣誉。课程资源建设具有师生共同参与,适用性好,趣味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强等特色,为其他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和范式。

    2025年01期 v.25;No.129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课堂革命”背景下高职“个人理财”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唐瑶;王云良;刘涓;刘昕妍;

    “个人理财”是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岗位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解决传统教学中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关联度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难以满足、思政育人效果不佳等痛点问题,结合对课堂革命关键要素的理解,课程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构建了“三四四”新教学模式:岗位融通、赛事融通和证书融通重构教学内容,实践新知预练、情景演练、仿真训练、实战实练教学流程,思政贯通、校企贯通、理实贯通、虚实贯通协同育人。进一步探索多元多维增值评价体系。实践表明,课程技能目标有效达成,学生考证竞赛成果显著,值得借鉴与推广。

    2025年01期 v.25;No.129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一二三四五”协同育人,聚焦可持续工程学习力——基于“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周宁宁;梁升;郝玉成;鲁红典;胡坤宏;

    “材料工程基础”是合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教学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夯实基础、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在线课程、虚拟仿真、智慧教室、雨课堂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建立材料工程基本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桥梁。提出学习成果的“一二三四五”教学创新模式,以期内化综合素质、深化复合知识、强化应用能力。凭借多元立体评价综合考查学生,根据多维反馈机制,持续改进教学,从而实现“厚基础、善应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

    2025年01期 v.25;No.129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技能大赛与专业改革创新建设研究

    吕冬明;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专业课程动态调整与创新有着重要作用。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装备制造类技能大赛与专业建设的现状,针对当前教育与产业不太匹配的关键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构建“赛教耦合”模式,提出技能大赛催化专业课程改革、促进跨学科融合,技能大赛成果转化教育教学环节,技能大赛推进专业创新建设的三大策略,全方位推动专业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5年01期 v.25;No.129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职业本科传感检测技术教学:基布尔天平项目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李明赫;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感器技术作为自动化和数据采集的核心,其教学改革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职业本科院校推进教学改革及教学设计的升级是必然的趋势。传统的职业教育更偏重于实践操作,但随着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对理论知识的重视也必须加强。文章通过分析现有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足,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增加实验环节、采用跨学科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强化学生的研究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在理解和实践中更有效地掌握传感器技术。这些改革旨在让职业本科的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同时能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挑战。

    2025年01期 v.25;No.129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