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颖;傅璟;高家双;
教育新基建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构建了教育现代化的“四新体系”,即新平台、新资源、新场景、新应用。本文以兼有传统应用型、新兴交叉型学科特征的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并结合成都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指出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变革的必要性及与教育新基建“四新体系”结合的教学实践探索路径:耦合新平台的教学体系优化;利用并创建教学新资源的教材资源数据化;教学组织形式新应用,衍生教学新场景。
2023年03期 v.23 97-10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匡翠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其现实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将直接影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和青年学子的价值认同。课题组随机选出湖南省8所高等院校师生作为调查对象,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主题,从“大学生的满意度和期望值”两个维度进行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调查后,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把脉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现实困境,找准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着力点,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时代转型。
2023年03期 v.23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欧阳海燕;
湖南作为一方红色热土,孕育了代际传承的红色文化——它具有培根铸魂的重要育人功能,在今天高校教育中仍然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将湖湘红色基因融入设计类课程,有利于丰富设计类课程的育人内涵,以红色文化资源提升设计类课程的育人价值,不但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技能过硬的专业设计人才,更能将其培养成为红色基因的践行与传承者。高校设计类课程专业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改革,使红色文化资源与设计类专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在设计类课堂中立体化、形象化呈现,给学生带去思想和精神上的浸润,促进思政和专业教育协同提质。本文围绕湖湘红色基因融入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路径展开了探究,探讨了湖湘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设计类课程的原则方式以及路径,以期为优化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23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向延平;陈友莲;方宁;
本文在分析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了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资源建设、评价体系、建设要求等内容,最后研究了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思政建设保障措施,旨在促进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思政建设和培育德才兼备商科人才。
2023年03期 v.23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易慎;高建民;
在“岗课赛证”教学模式指导下进行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研究,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本文通过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实践研究,探索在“岗课赛证”教学模式指导下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技能大赛与实践教学融合,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2023年03期 v.23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下载本期数据